近期,校園欺凌成為社會熱議話題,多起校園欺凌事件闖入公眾視野。如何有效地防止校園欺凌,防止未成年人的身心遭受傷害備受關注。教育環境的改變、家庭教育能力弱化、激烈競爭的社會環境以及多元文化的沖擊是造成校園暴力的主要因素。
案例基本情況
14歲的女孩莫莫為津南區某初中二年級在學學生。原本性格開朗,喜愛結交朋友,學習成績優秀。自六年級開始,遭遇校園欺凌近三年。因“打籃球搶風頭”“與異性同學交往親密”,遭到班內小團體言語貶損、污蔑、起侮辱性綽號、惡意編造故事在學生群體散播,繼而被全班及其他年級學生指點議論、孤立排擠,甚至發生過三次推撞、朝其頭部扔擲書本的肢體傷害。因擔心欺凌者變本加厲,莫莫不敢反抗,也不敢告訴老師和家長。因長期的欺凌與壓力,莫莫出現不舒服、憋氣打嗝、睡眠障礙(入睡困難、多醒、多重復性噩夢)、食欲不振等癥狀,近期注意力無法集中、學習成績明顯下降,抵觸學校。2020年5月,承受不住壓力的莫莫將情況告訴了姥姥,姥姥轉述給其母親。莫莫母親多方考慮后到區婦女法律心理幫助中心尋求幫助,咨詢師結合多種技術,經過十多次的心理咨詢治療,莫莫的心理健康水平逐步提升,家庭關系也得到重建。
辦理思路及結果
1.找準癥結,提供心理幫助
因考慮到校園欺凌的法律后果,本案承辦心理咨詢師就是否需要法律援助征求了莫莫及其母親意見,母女以“不想擴大影響”為由婉拒。于是,心理咨詢師從了解莫莫的心理狀況入手開始介入咨詢治療。首次咨詢,莫莫一直哭泣著,眼神躲避、言語斷續、音量甚低。咨詢師積極傾聽,充分共情,借助自由涂鴉的方式引導來訪者消除內心恐懼和阻抗。結合莫莫特殊的成長環境及家庭情況,將咨詢目標設定為緩解不良情緒,緩解軀體癥狀,調整家庭結構及家庭成員關系,調動內在成長動力,以應對遭遇的欺凌,修復心理創傷,以良好狀態面對畢業班的緊張學習。在接下來的咨詢中,咨詢師通過傾聽、具體化、面質、解釋、指導、情感反應、情感表達、精神分析、意象對話、放松訓練、繪畫治療等咨詢技術,逐漸贏得了莫莫的信任,莫莫也慢慢向咨詢師敞開了心扉。
2.雙管其下,促進家庭關系重建
莫莫因從小在姥姥家長大,缺少來自媽媽的愛和理解,而父親始終是缺位的、關系是生疏的。尤其是在弟弟出生以后,全家的注意力都轉移到了弟弟身上,甚至連父親都會抽出時間在周末與母親一起帶著弟弟出去玩,使莫莫內心產生了被忽略、被拋棄的感受,出現了較大的心理落差。在咨詢過程中,咨詢師發現,莫莫在與家人的互動中,生氣委屈逐漸變為習慣;在學校面對欺凌時,憤怒恐懼逐漸變為無奈,家庭和學校中的情緒情感變化有許多相似之處。莫莫內心“反抗和求助是沒有用的”想法也源于家庭之中,真實的感受不被接納,真實的情緒不允許發泄,沒有得到真正的理解和有效的支持。于是,咨詢師多次與莫莫的母親進行溝通對話,引導其重新認識親子關系和家庭氛圍對莫莫成長的影響。經過“雙管齊下”的咨詢工作,莫莫的家庭結構發生了變化:父母更加理解和尊重她的想法,父親購置了新房,莫莫即將擁有屬于自己的獨立房間,家中有了久違的煙火氣,周末的出游一家四口同行,這一切讓莫莫對于家庭有了更多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3.持續關注,呵護花季少女心靈
有一次咨詢給咨詢師的印象最為深刻,莫莫沒有穿校服,打扮青春有活力,笑容甜美,姿態放松,聲調音量也回歸了正常,她說自己有了勇氣去面對那些欺凌者,而那些人對她的干擾和傷害也減少了很多, 她還結識了幾個新朋友。心理咨詢以畫開端,也以畫收尾。莫莫畫了一幅以《愿望》為題的作品,畫中有可愛的喵咪、貓的房子和食物,她對未來的生活和即將到來的初三沖刺充滿了信心和期待,F在雖然咨詢已經結束,但莫莫對心理咨詢師的信任與依托并沒有結束,她還是會經常與咨詢師分享自己的喜悅和煩惱,而心理咨詢師也用自己的愛心默默呵護著一個花季少女水晶一樣的心靈。
以案說法
校園欺凌,是指在校園內外學生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和心理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校園欺凌對于被欺凌學生造成的傷害通常是身體上和心靈上受到雙重創傷,并且容易留下陰影長期難以平復,也使部分受欺凌者發生惡逆變化,由受欺凌者轉化為欺凌者或者欺凌者的幫兇。同時對于目睹欺凌現象的旁觀者來言,也往往會因為幫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內疚、不安,甚至惶恐,或明哲守身以自保,或不自覺的加入欺凌行列。同時對于欺凌者來說,危害也顯而易見,形成欺凌者道德滑坡、人格扭曲,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受到刑事追究。本案中莫莫因為沒有得到家庭力量的支撐,默默忍受了長達三年的校園欺凌。萬幸,莫莫是勇敢智慧的,她選擇了繼續前行;心理咨詢師是溫和堅定的,陪伴她走了一段艱難的路,終于撥開云霧看到陽光。
2018年11月21日起施行的《天津市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若干規定》中第三條規定:“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應當堅持教育與保護相結合,預防與懲戒相結合,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防范校園欺凌的發生,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領域齊心協力。從策略上,要加強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的合力作用。從根本上,要對青少年的心理給予更多的關心呵護。從內容上,要加強必要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只有多方力量聯動起來,才能降低校園欺凌的發生率, 讓青少年的校園生活少一份陰霾,多一份陽光。
啟示
本案給我們的啟示:關注校園欺凌,不僅要關注事件本身,更要關注導致欺凌事件的心理根源,防范校園欺凌不能只局限在校園內,而應是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本案的莫莫能主動尋求心理幫助,津南區婦女法律心理幫助中心咨詢師為其提供了專業的心理服務,使其獲得家庭的支持,提高了家庭的整體心理健康水平。從心出發的援助,治愈的不僅僅是一個花季少女受傷的心靈,更是一個家庭的健康內核。
報送單位:天津市津南區婦女聯合會
辦案單位:天津市津南區婦女法律心理幫助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