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毒搏斗、同時間賽跑”
抗疫非常時刻
有一種付出叫做舍小家為大家
有一種關愛叫做我顧家你出征
有一種依靠叫做我們一起戰斗
最美家庭迸發抗疫家力量!
戰“疫”,我們是家人,也是戰友
最美家庭抗疫路上并肩前行。1月9號凌晨5:00,在西青檢察院剛剛結束了一夜電話流調的韓麗霞收到單位通知,6:00支援辛口鎮核酸篩查。與此同時,作為西青醫院骨二科主治醫師的愛人李彥峰也已經接到單位任務,6:00參與核酸篩查。背上幾件衣服,充電寶等簡單行裝,夫妻倆擊掌加油、各自奔赴工作崗位奮戰奉獻。
全國最美家庭、河北區王秀紅、楊燕華夫妻年近七旬,積極協助社區開展防疫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最美家庭志愿服務精神。
特警支隊褚永立的妻子梁真是一名醫生,當他在疫情處置隊接駁時,她在距離不遠的隔離點醫療守護。兩年來,“疫”墻之隔,常相見,難相聚。
督察審計支隊的王偉和打擊犯罪偵查支隊的岳麗芬,披星戴月、毫無怨言,雙雙奔赴大篩一線,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走,該上崗了 ”。
張振和李皎家庭,是“消防藍”遇上“巾幗紅”,夫妻二人在不同崗位上抗擊疫情,用奉獻描繪小家大愛的顏色。
解慧是街道婦聯副主席,她的愛人是一名公安干警,夫妻自接到大篩任務后,只是相互叮囑了一句“注意安全”,就各自奔赴崗位,舍小家為大家,積極擔當防疫責任。
和平區新興街朝陽里社區、年近七旬的最美家庭楊鳳珍,孫新華老夫婦,不顧身體有恙,默默奉獻參與志愿服務。大篩開始后,楊鳳珍每天都第一個到社區報道,和老伴兒孫新華一起,負責發放防護物資,叮囑如何使用裝備等。兩人從早上堅守到夜里,工作熱情和干勁與年齡不成正比,“最美家庭”的榮譽稱號,在他們身上閃亮發光。
靜海區陳官屯鎮婦聯干部胡德坤全家上陣,積極奮戰在奧密克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女兒陳晴玥積極發揮年輕人優勢,主動承擔布置現場、秩序維護、填寫登記信息等任務,是志愿隊伍里的小能手。丈夫陳桂錄是一名鄉醫,承擔核酸檢測任務,全家人攜手抗疫、默默奉獻。
戰“疫”,在諸多身份之外,我們還是最美家庭
津南區法院系統翟麗娜、劉艷、趙以娜、國艷、王偉紅、黃冬月,分別是市級和區級最美家庭。幾天來,他們有的作為司法警察支援基層,有的主動認領網格員統籌協助社區核酸大篩,有的在戰“疫”一線度過了難忘的生日,以實際行動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
全國最美家庭、東麗區劉常福多年來一直致力于麗新里社區“369”大食堂項目,為社區居民提供便捷安全的暖心餐。面對此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劉常福始終堅守崗位、用心服務,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繼續為社區居民提供豐富的餐食,并為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送上暖食熱湯,讓老百姓感覺到“防疫不防愛,暖心零距離”。
西青區住建委王艷凌晨返回工作崗位,常年患有胃病的她在寒風中連續奮戰十幾個小時毫無怨言,不斷地引導居民有序排隊、登記信息。她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也是最美家庭,就是要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為人民服務,讓人民相信黨和國家是可以保護他們的。
戰“疫”,盡我所能,努力吹響天津家庭抗疫沖鋒號
北辰區天津最美家庭王麗娜,自告奮勇、主動承擔接送醫護人員去社區的工作任務。10日凌晨4點,她就將自家車預熱,說是要讓醫護人員在寒冷的早晨一上車就感受到溫暖,她說:“不管多晚,我都要來接他們”。
紅橋區馬芳菲創作快板《津城大篩戰新冠》,以天津獨有的曲藝形式,助力疫情防控宣傳,曬出疫情防控中普通人的堅守和樂觀,充分發揮最美家庭的榜樣作用,號召無數的小家攜起手來,筑牢抗擊疫情的家庭防線。
全國最美家庭、靜海區翟宏海創作《新冠疫情防控三字經》,向廣大家庭傳遞科學抗疫正能量:
疫情來,強防控。
細部署,措施明。
責任細,分工清。
常檢查,落實中。
若違反,要嚴懲。
強責任,不放松。
勿恐慌,心淡定。
戴口罩,再出行。
不聚集,呆家中。
勤洗手,紙巾用。
若開窗,太陽升。
不信謠,新聞聽。
健康碼,要提供。
大天津,一定贏。
津南區郭萬梅原創詩《津南在行動》,為津南加油,為天津鼓勁兒!
我看到
大醫院徹夜閃爍不眠的燈光
我看到
公安交警日夜疏導穿梭的車輛
我看到
黨員干部第一個沖鋒向前
我看到
月色中志愿者隊伍一抹靚麗的紅
津南一定贏!
天津一定贏!
圖文來源:天津市婦聯家兒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