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至13日,天津市政協舉行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婦聯界別委員“秉承黨有號召,政協有行動”的理念,圍繞大局建言資政、凝聚共識,為天津“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交上了一份務實的履職答卷。
此次會議期間,委員們參加小組討論發言熱烈、嚴守會風會紀、嚴格遵守防疫要求,充分展現了政協委員的精神風貌和為民盡責的情懷擔當。婦聯界別委員提出的把吉鴻昌烈士故居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議,為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參考,建立法治文化體驗中心的建議,助力推進法治天津建設。
林潔委員圍繞我市生育意愿下降的問題提出建議:一是建立健全女性生育假成本共擔機制,對女職工達到一定比例的企業給予稅收、財政補貼等獎勵和優惠;對足額繳納的企業從減免稅收、財政補貼等方面進行傾斜。二是對生育多子女家庭給予補貼及支持,探索建立家庭生育、稅收及住房補貼制度,推動建設一批質優價廉的托育服務機構。
趙月月委員圍繞破解婚姻之憂提出建議:加強婚姻觀教育,引導社會組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和專業人才,面向社會開展家庭教育、反家暴教育、戀愛婚姻家庭觀念教育等服務。
吳志華委員圍繞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引育新動能,建議:一是著力加強產學研用深度合作,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二是大力推動大學科技產業園建設;三是積極推動傳統制造企業組建“共享制造”工廠;四是在高校建立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
劉家卿委員圍繞大數據在司法實踐中的科學運用,建議:一是加強協調配合,推動政法機關司法大數據聯通共享;二是強化技術創新,拓展司法大數據的實踐應用場景;三是探索數字化管理,搭建跨部門涉案財物管理平臺;四是強化組織保障,提升信息化建設整體水平。
婦聯界別委員高度關注“一老一小”問題:杜悅新委員提出從社會政策、公共服務、權利保障、成長空間、發展環境五方面來推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張晶委員建議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進老年友好型醫院建設。韓穎新委員建議將“家長”納入職業技能培訓項目,設立家長社團,由專業老師或志愿者擔當社團團長,專業解答家庭教育困惑。張穎委員建議加強對《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宣傳教育普及力度,統籌協調用好社會資源,協同推進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建設。
楊克欣、于海珍、王迎春、劉麗、延彩明、張有、鄭俊萍、班暉、于學艷、付瑤、沈桂菊、張學君、陳欣、鄭吉安、蔡虹、孟輝等委員圍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強信心、聚民心、筑同心,提出扶持經濟薄弱村,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優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功能,加強社區隊伍建設;利用七里海等生態資源建立養老設施;持續推動產業加速集聚,大力促進創新發展和產業優化升級;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充分激發城市活力,提升天津城市競爭力等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