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秋季,國家出臺了一個強有力的雙減政策,目標只有一個——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雙減政策執行以后,許多家長都有一些擔心和焦慮,認為功課不輔導了,成績還能有保障嗎?成績不好,孩子還能有優越的未來嗎?今天我想告訴大家,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學習上,并不能保證孩子有良好的未來,雙減恰恰促進我們認真思考和規劃孩子的成長,為孩子的美好未來奠定了時間和空間基礎。我認為做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孩子就可以擁有真正的未來,美好的未來,優秀的未來。
1.培養和保持孩子的身心健康狀態
加強孩子的身體活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疾病有應對能力,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對生活有動力。這是我們所有未來的基礎。
2.養成合理的認知系統
秉持對自然、對他人、對自我的客觀公正全面的認識、具有理性的認識世界,分析世界,合理的推理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良好的人際關系,擁有理性和平、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3.逐步完成孩子的自我認知
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每個孩子智商等天生的狀態和稟賦都不一樣。要通過心理測評等工具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比如性格、脾氣秉性,興趣愛好,長處和短處,能力和特長。促進孩子形成正確的自我評價,積極的自我肯定,有利于孩子在社會中立足發展,堅定方向。
4.磨煉孩子堅強的意志品質
因為人生一定會有困難,人生的成就不是取決于我們經歷了什么,而是取決于我們戰勝了多少困難,所以,只有堅強的意志,才能有優秀的未來。
5.探索并最終明確孩子的人生定位
在完成自我認知的基礎上,做好人生規劃,根據孩子的興趣,能力,幫助孩子盡快明確自己的人生方向,人生追求。有追求的人生才有成功的可能。越早明確方向,才能避免繞路。
通過以上五個方面的努力,有一天,孩子就會成為他自己,成為他應該成為的自己,成為優秀的那個自己,并最終成為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有益的自己。那個時刻,他就會有最優秀的未來。
文字及視頻來源:天津市婦聯權益部 祥和家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